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精干实干,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在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中,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响应中央经济会议有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号召,以“旺季争锋、踔厉奋发”为奋进号角,紧紧围绕“服务地方、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初心使命,将金融资源精准浇灌到乡村经济的各个角落,在金融服务的浪潮中奋勇前行,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以服务为墨,尽显“金融为民”底色

  “旺季争锋、踔厉奋发”的激昂征程中,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精心雕琢每一个服务细节,从营业网点温馨环境的营造,到线上服务平台的便捷升级,每一项举措都体现着对客户体验的极致追求。

  为契合新春佳节的喜庆氛围,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精心筹备,为前来办理新钞兑换业务的客户,准备了专属新春“红包”。客户李女士兴奋地分享道:“以前换个新钞,就普普通通拿个袋子装着。今年来办业务,正好碰上他们在搞新春新钞兑换,居然配备了专属新春‘红包’,这仪式感一下子就拉满了!该行工作人员双手递上装着新钞的红包,还送上暖心的新年祝福,真的太贴心了。拿回家给孩子发压岁钱,喜庆又应景,感觉新年氛围都更浓了,必须给这个创意点赞!

  看似平凡的点滴,往往蕴藏着触动人心的温暖。

  一个午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提着沉甸甸的布袋子,脚步蹒跚且满脸犹豫地走进了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该行大堂经理立刻微笑着迎上去询问,老大爷紧张地开口:“我这儿有好多零钱,想换成整钱,不知道行不行?”

  大堂经理毫不犹豫地应允,迅速引导老人到贵宾休息区坐下,还贴心地倒上热茶,以舒缓老人的紧张情绪。当零钱倒在操作台上时,众人吃了一惊——袋子里满是一元、五角、一角的纸币和硬币,还有不少磨损、褶皱严重的残币。

  该行工作人员没有丝毫抱怨,他们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始清点。一时间,大厅里只有数钱的沙沙声和硬币碰撞的脆响。近两个小时过去,堆积如山的零钱终于清点完毕,共计2563元。当崭新的整钞交到老大爷手中,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绽出灿烂笑容,他激动地握住大堂经理的手,声音颤抖:“太感谢你们了!这些钱是我卖菜攒了好久的,本来还担心你们嫌麻烦不收,没想到你们这么用心,太谢谢你们了!”

  望着老人离去的背影,该行工作人员心中满是温暖。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次普通业务,对老人而言,却是莫大的帮助。这些零钱,承载着老人的辛勤劳作,见证了该行工作人员的专业与担当,更传递出人与人之间质朴的温暖与善意。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始终将“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铭记于心,落实于行,持续提升服务的专业水准与精细程度,积极创新服务方式,致力于成为百姓家门口的贴心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担当。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该行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比如,针对老年客户群体,专门设立了绿色通道,减少他们的等待时间;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客户,提供上门服务,让金融服务真正走进百姓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加强员工培训,不仅提升业务能力,更注重培养服务意识,让每一位员工都能以热情、耐心、专业的态度对待客户。

  

  以金融为弦,奏响“产业兴旺”乐章

  眼下,正值春耕春种、植物萌芽的大好时节。东平县斑鸠店镇北枣园村的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产业园内,连片的食用菌生产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平菇长势喜人,村民们正忙着除草、翻土,大棚里的新一轮菌蔬轮种正式拉开了帷幕。

  北枣园村地处东平湖泄洪滩区,作为典型的滩区村,它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斑鸠店镇的大豆、大蒜种植产业颇为发达,大豆秸秆富含蛋白质,大蒜秸秆则含有多种维生素及抗菌活性成分,这些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北枣园村发展食用菌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李兴斌凭借多年积累的种植食用菌经验,毅然成立了东平县瑞祥食用菌科技示范产业园。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在产业园刚刚起步时,技术匮乏和资金短缺两大难题接踵而来,让他一度陷入困境,愁眉不展。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在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采取行动。该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接,为李兴斌量身定制了优惠的贷款政策,及时解决了他的资金难题。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李兴斌开启了产业园的升级发展之路。他积极扩大种植规模,引进先进的种植设备,并不断参加各类培训,深入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如今已熟练掌握了多种菌的管理方法以及菌棒的制作技能,成为了产业园的“主心骨”。

  园区经理李兴斌满脸自豪地介绍道:“如今,咱们园区的木耳菌棒、平菇、黑木耳等年产量高达140余万斤,每年的纯收入稳稳超过100万元。”这份成绩的背后,是无数辛勤的付出与努力,也见证了产业园从无到有的辉煌蜕变。

  目前,菌棒、平菇、木耳主要销往上海、泰安、济南等地,深受当地市场青睐。经过多年努力,北枣园村的食用菌产业不仅切实增加了农民群众的收入,让大家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更成为了全镇乡村振兴的希望产业,以及能够持续为百姓带来福祉的富民产业。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征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金融助力角色。通过深入村居,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为乡村产业注入资金活水。积极扶持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助力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同时,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提升村民金融素养。以金融之力赋能乡村产业,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更推动乡村实现产业兴旺,激活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该行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积极引入专家资源,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分析。同时,搭建产业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以党建为核,强化“金融担当”之责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积极响应东平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由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徐英同志带领党员干部走进帮扶村东平县接山镇周徐庄村,将主发起行上海农商银行的关怀传递给困难群众。自2020年选派党员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持续精准发力,助力周徐庄村特色农业西瓜种植,推动村民生活迈向富裕,为乡村振兴书写生动篇章。

  在接山镇周徐庄村,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老人,他的生活因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工作人员的关怀,变得不再孤寂。

  老人今年85岁高龄,子女都在外打工,平日里只能独自生活。随着年龄渐长,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日益下降,日常的家务都成了难题。

  自五年前起,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便将老人列入重点关怀对象,开启了这场温暖的爱心接力。工作人员定期前往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让原本杂乱的屋子变得整洁明亮。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老人唠家常,耐心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他的生活需求和身体状况。

  除了日常的帮助,逢年过节,该行工作人员总会带着生活用品和慰问品来到老人家中,陪他一起过节。那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份份贴心的关怀,让老人感受到久违的温暖。

  这五年的坚守,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陪伴。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责任与担当,让老人在岁月的沧桑中不再孤单,让这份温暖在周徐庄村持续传递。

  该行驻村“第一书记”徐元志说:“能为困难群众做些实事,看到他们的笑容,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这些慰问活动,不仅给困难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不仅如此,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创新推出“党建、教育、体育、娱乐、科技、慈善、民生、扶贫、乡村振兴、文学”+金融的系列特色活动,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的多元领域。以担当之姿点亮社会希望,不仅照亮了社会的角落,也为该行自身的发展指引着正确方向,使其在金融浪潮中始终坚守初心,行稳致远。

  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持续关注民生需求,不断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与当地政府强化合作,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在新一年工作中,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将继续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把服务的墨水研磨得更加浓郁,把责任的笔触勾勒得更加有力,把金融的琴弦拨弄得更加激昂。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专业的服务,回应群众的期待,镌刻金融担当,让金融之光在乡村地上熠熠生辉。

版权所有©东平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